在矿山选矿作业中,辊式磁选机的分选效果直接影响矿物回收率和精矿品质。而磁辊定位作为核心环节,一旦出现偏差,轻则降低效率,重则导致设备故障。哪些要点是保障精准定位的关键?
安装高度:决定吸附力的 “黄金距离”
磁辊与物料层的垂直距离至关重要。高度过低,物料易卡住磁辊;过高则磁场强度衰减,吸附力不足。以赤铁矿选别为例,磁辊距皮带表面宜控制在 150 - 250mm,此时磁场可有效穿透 30 - 50mm 厚的物料层。某铜矿因将磁辊高度从 300mm 降至 200mm,铁精矿回收率从 68% 跃升至 85%。
倾斜角度:调控分选效率的 “隐形开关”
磁辊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决定矿物移动路径。角度过小,磁性矿物排出缓慢;过大则易导致非磁性矿物混入。一般处理细粒矿物时,倾斜 10° - 15° 利于延长分选时间;处理粗粒矿物,20° - 25° 可加快排矿速度。某石英砂厂通过调整角度,使长石与石英的分离纯度提升 20%。
轴向水平度:避免磁场不均的 “稳定器”
磁辊轴向必须保持水平,误差需控制在 ±1mm 内。若出现倾斜,会造成磁场强度左右不均,导致矿物跑偏。某铅锌矿因磁辊水平度偏差 3mm,分选后精矿品位波动超 15%,校正后恢复稳定。日常安装需用高精度水平仪反复校准,确保磁路均匀覆盖物料。
磁极间距:平衡吸附与分离的 “调节器”
相邻磁极的间距影响磁场梯度。间距过密,磁性矿物吸附后难以脱落;过疏则降低捕获能力。常规磁选机磁极间距设置在 80 - 120mm,针对弱磁性矿物可缩小至 60 - 80mm,增强磁场强度。某稀土矿将间距从 100mm 调整至 70mm 后,稀土元素回收率提高 12%。
联动校准:多部件协同的 “系统工程”
磁辊定位需与皮带速度、给料量联动调试。皮带过快会缩短矿物受磁时间,过慢则堆积堵塞;给料不均会导致局部磁场饱和。某铁矿通过建立 “磁辊高度 - 皮带速度 - 给料量” 参数模型,实现精准调控,设备综合效率提升 30%。
从安装高度到系统联动,磁辊定位的每个要点都关乎磁选机的 “生命体征”。掌握这些核心要素,不仅能规避选别效果差、设备损耗大等问题,更能让辊式磁选机在矿物加工中释放最大效能。
联系人:李经理
手机:18863665265
电话:18863665265
邮箱:sdhengji@163.com
地址: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拥军路2798号